2025年,开发区将紧紧围绕区委“2+12+4”工作部署,持续锚定“对标大开发、挺进五十强、提升贡献度”发展目标,凝心聚力、因地制宜,在“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导区”建设中“打头阵、当先锋”,回答好“向海图强开发区有什么?登高望远开发区学什么?敢为人先开发区怎么干?”的时代命题,向着“千亿级园区”满帆启航、奋楫前行。
串“点”成“链”,以“大招商”引领“大投资”。持续解放思想、转变观念、先行先试,探索推行“管委会+公司”模式,采取资本要素招商、购买服务招商等市场化招商,拓宽以商引商、基金招商、会展招商等渠道资源,出台系统化项目评估和支持政策,用更加开放的姿态、市场化的思维、创新的方式来突破招商引资体制机制,全力构建“小而精”的管理机构和“大而专”的运营公司,确保在重大制造业、外资、科创、现代服务业项目等各个领域涌现365体育投注-【官方授权牌照】@开发区的“样板示范”,全年确保签约并注册超5亿元项目25个,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5个、50亿元以上项目1个。始终坚定“服务是最好的招商”“人人都是营商环境”,设置“一站式”服务站点,专班驻点对接涉海重点企业,以优质服务推动劳务回归。
聚“链”成“群”,以“大企业”推动“大发展”。抢抓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机遇,积极策应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建设,加快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发展,按照“以总装引配套、以配套强总装”的思路,加快建设海新重工二期、中远二期、邮轮分段车间等临港项目,不断提升大型LNG运输船、海上生产平台等高附加值产品的设计制造能力和市场份额,做强高附加值环节配套产业,支持上海建工钢结构、宝美钢管等本地企业参与配套,推动关键设备、核心部件、基础材料企业集聚集成,大力发展研发设计、检验认证、融资租赁等涉海生产性服务业,全力打造世界级“海工装备和高端船舶研发制造基地”。聚焦“沿江创造”,充分放大省船舶海工创新中心、罗普特海洋人工智能研究院、邮轮研究院等公共服务平台示范效应,大力推动豪华邮轮装备产业园等海洋产业“区中园”建设,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,打造从技术攻关、成果转化到产业孵化全链条产业创新体系。探索“互联网+海洋产业”模式,鼓励招商智科、思诺船舶等企业开发信息化解决方案,推动海洋企业“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”。
蓄“能”成“势”,以“大项目”形成“大产出”。强化项目建设全周期、穿透式管理,动态更新“储备库、建设库、转化达产库”,专班突破能耗、用地等瓶颈,推动南亚新材料、万高药业、嘉吉粮油等11个重大项目一季度开工,加快推进皓晶玻璃、星合机电等项目进度,保障推动上海电气、纳琳科等项目达产增效。全年确保新开工重特大项目15个以上,其中超50亿元项目2个;完成7个项目竣工、7个项目达产。用好“两重”“两新”等一揽子政策,推动拓鸿二期、具身机器人科创园规划建设,加快建成污水厂二期、燃煤电厂,做好企业供水、电力、热力等配套保障,加速实现港产城一体化发展。